今年以來,我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深入實施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把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形成“線上+線下”“保護+利用”融合推進的公共服務效能,
推動錯時延時開放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強化宣傳推動。運用本館網站、微信等宣傳載體加強宣傳,公告具體開放時間。場館醒目位置發布相關公告,提高社會知曉率,營造良好氛圍,吸引更多公眾走進博物館、愛上博物館。
二是扎實有效推進。在2022年7月每周六夜間開放基礎上,2023年3月4日起,進一步擴大場館開放時間,增加每周日夜間一并開放,為公眾打造除電影院、酒吧、KTV等熱鬧的娛樂消費場所外,夜間參觀游覽、學習知識的靜謐之地。舉辦“五福燈籠手作活動”“莆仙話彩繪手作活動”等“莆陽爽夏·莆博夜游”系列活動,吸引大批市民朋友夜間來到博物館,享受文化大餐,進一步滿足公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升級,著力服務教育“雙減”,博物館成為公眾夜生活的新地標。
三是拓展服務推廣。錯時延時開放服務不止于博物館。創新“博物館+圖書館”雙館雙融服務模式,充分利用博物館四樓連廊和古譙樓,把市圖書館“搬到”市博物館和古建筑,打造莆田市圖書館的博物館和古譙樓分館。設置圖書借閱區、文創產品展示區、休閑餐吧、兒童閱讀空間、自習室等。公眾既可漫步國家4A級景區綬溪公園、逛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參觀市博物館,又能在莆陽書房放松身心,借圖書、查資料,飲茶休閑、親子共渡。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市博物館一樓外圍的莆陽集市融合非遺手作、藝術展演、美食美工、親子娛樂、網紅打卡、茶藝花藝等多種業態,持續經營到深夜,打造“博物館奇妙夜”,充分滿足市民多元化、品質化、便利化消費需求,點亮“夜經濟”,做旺“新夜態”,擴大文旅消費升級,激發城市經濟活力。
供稿:鄭海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