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號召,福建農林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的6名法學專業本科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莆田市博物館,深入開展莆仙戲非遺傳承與保護調研,通過實踐擔負起新時代新青年的文化使命。
福建農林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實踐隊來到莆田市博物館,參觀莆仙戲主題展覽,在這里探尋莆仙戲的前世今生。
“承隋唐之后,興化百戲興焉”,莆仙戲是中國戲曲劇種中歷史最悠久,演出形態最古老,劇目最豐富,在表演藝術上最具特點的劇種之一。展廳中不僅陳列著莆仙戲的臉譜、服飾、用具,還放置了5個錄制了莆仙戲經典曲目的平板,借助科技的力量讓參觀者們即時體會莆仙戲的美妙。當古老的興化腔在耳畔邊響起,屬于中國人的古老戲曲血脈即刻覺醒,讓人沉醉其中。
在滾滾時間長河中莆仙戲經久不衰,它是古老的,也是與時俱進的。解放后,莆仙戲精品創作層出不窮,《不能走的那條路》《紅色風暴》,以及實驗劇團演出的反映閩中革命烈士陳天章事跡的現代戲《碧血紅花》,受到廣大觀眾和行家的高度評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參觀過程中,實踐隊員們了解到,莆仙戲不僅在國內多地演出,還多次參與國際交流,屬于中國的古老聲音在巴黎、新加坡、吉隆坡等地響起,感動了廣大海外同胞、吸引了眾多外國公民。
通過此次活動,福建農林大學實踐隊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青年人作為國家的希望,有責任賡續文化血脈,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明薪火相傳、代代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