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有吃粽子、編蛋兜、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為迎接端午節,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導青少年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莆田市博物館將于5月31日舉辦“非遺竹編 粽享端午”主題活動。
一、活動主題:
我們的節日·端午——“非遺竹編 粽享端午”主題活動
二、活動時間:
2025年5月31日上午9:30-11:00
三、活動地點:
莆田市博物館二樓文創區
四、參加人數:
20人(8周歲以上)
五、活動流程
(一)古韻端午
以明清《楚辭》刻本為引,由工作人員在帶領誦讀經典選段,讓觀眾在古籍經典、詩詞佳作中尋覓端午的無限魅力。
(二)雄黃點額
結合館藏端午民俗文物,由工作人員演示傳統雄黃點額技藝,講述莆仙地區“五日節”習俗,讓非遺保護成果惠及民眾。
(三)拔禊明德
依托博物館展陳場景,復原《周禮》被楔古禮,工作人員以銅盆盛取五味水,為觀眾拔禊,體悟端午民俗。
(四)非遺竹編
竹編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活動現場將由專業老師介紹竹編的技藝歷史和特點,現場教學,手把手指導大家竹編粽子。
六、報名入口
七、溫馨提示:
1.為避免造成資源浪費,請您慎重對待本次報名。一旦報名,不得無故缺席。如有事缺席,請務必提前聯系我們:0594-2252299。未事先聯系的缺席人員,2次以上我館將列入活動參與黑名單,今后活動一律不予參加,請珍惜機會。
2.為保證活動準時開始,請提前10分鐘到場,活動開始后10分鐘未到場視為自動放棄本次活動。
3.一個名額提供一份材料,如需疊加名額,可再次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