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莆田市博物館將以創建國家一級館為抓手,重點實施六項工程:
一、陳列展覽工程
一是打造高質量陳列展覽。打磨精品展覽,樹立臨展必須辦出特色、辦出精品的理念。在引進展覽的同時,嘗試對原有大綱進行調整,深度挖掘館藏文物,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來策劃原創展覽,打造有影響力的別具特色的精品文物展,讓更多的人民群眾認識莆田市博物館。二是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提升策展能力錘煉自身素質,強化部門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完善繼續教育制度,通過不斷學習新知識,提升陳列展覽的策劃水平、設計創新能力以及布展、撤展專業素養和能力,同時增強文物安全意識的教育力度。
二、預防性保護工程
推進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一期)結項、運行工作。根據專家驗收建議,督促施工方進行整改,推進項目結項并正常運行工作。進行二期項目招投標、論證等工作;開展對館藏未定級文物定級工作;持續推進裝箱文物分類整理上柜保管;完成三級文物、分期推進其他文物立卡建檔,提升館藏文物管理水平。
三、學術研究工程
四、公共服務工程
一是志愿講解更添活力。打造紅色故事志愿講解服務品牌,引領廣大青少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激發青少年愛國、愛鄉情感,爭做家鄉文化宣傳推廣志愿者,為建設美麗新莆田貢獻學子力量。組織獲獎小小講解員到館開展志愿雙語講解服務,講好莆田故事,讓志愿講解成為莆博志愿服務隊的一張新名片。二是讓研學實踐更具潛力。推進首批莆田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申報工作,挖掘優質資源,逐步構建符合本館特色的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二是讓夜間開放更有張力。結合省內外博物館夜場開放的先進經驗,逐步擴大場館開放面積,完善夜間開放形式和內容,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線上線下雙向發力,舉辦夜場文博活動,策劃推出文物特展、夜間研學、文創市集等活動,以多樣化的方式滿足公眾旺盛需求,彰顯城市夜間經濟的“文化溫度”。
五、講解提升工程
一是以比賽為引領,強化講解服務引領力。舉辦“莆田市首屆紅色文物講解大賽暨講解員培訓活動”,進一步加強講解員隊伍建設,提升講好紅色故事的能力,推出一批感染人、教育人的紅色故事。同時,依托莆田電視臺,運用新媒體等多種宣傳方式,激勵和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更好地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傳統,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以莆博為龍頭,擴大文化服務親和力。聯合莆田木蘭溪治理展示館、莆田市規劃館、莆田市科技館、莆田市東圳水庫紀念館、莆田市烈士陵園紀念館、閩中游擊隊司令部紀念館、仙游縣博物館、民辦博物館和各類紅色閩中革命遺跡陳列館、鄉村民俗陳列館等,將我市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陳列展覽優質資源聯點成片,讓館內講解員走出去,擴大文化服務親和力,助力公共文化設施服務均等化和鄉村振興戰略。
六、文創產品提升工程
一是增強活化利用力度。組織人員對館藏文物進行深入研究,精心挑選文物,發掘其文創內涵,供第三方參考。深入挖掘每個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結合博物館場地優勢,推出精心制作的文創產品,讓博物館的文物發揮更長久有效的影響力。二是增進館際合作粘度。依托建筑、藏品、展陳等基本元素和媽祖文化、工藝美術等本土特色,學習借鑒蘇州博物館等大館先進經驗,研發頗具莆田特色又能符合市場需求的文創產品,推動博物館文化價值的傳播與發展,提升文物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
莆田市博物館
2022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