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博〔2020〕10號
一、戰略綜合規劃
至2030年,基本實現博物館的智慧化,形成與全省博物館建設大發展、大繁榮格局相匹配的發展局面,打造成為我市世界媽祖文化中心的重要窗口、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未成所人思想道德建設和莆臺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二、技術開發戰略
(一)群眾對項目可及性。所有項目立項之初,就將“包容性”的問題涵蓋在內。積極打造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群眾可以利用平臺對項目有充分了解及可發表對館內項目的各類建議。
(二)更可靠的應用程序。新技術的出現,為博物館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長期一段時間內,應用程序依然是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實表明,如果應用程序設計精美、內容可及并提供附加價值,那么觀眾樂于通過應用程序來欣賞博物館的內容,并與之進行互動。
(三)虛擬現實,讓歷史走入現實。虛擬現實技術正在蓬勃發展,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實現更有深度的內容和令人難忘的體驗。虛擬現實提供了一種新的觀眾參與方式,具有很大的潛力,可用性在不斷提升。借助科技的發展,積極組織更豐富有趣的內容,構建文化體驗情景,提供有意義的浸入式體驗。
三、業務組合戰略
(一)更加注重用戶體驗。把用戶(觀眾)置于博物館工作的中心,積極主動的尋求視角的轉變,激發觀眾的需求和期待。
(二)內容策略。內容是關鍵,它能夠讓藏品具有更廣泛的可及性,吸引新的觀眾,提升參觀體驗和質量。積極創建了各種各樣的平臺和渠道,在為這些渠道和平臺提供大量內容時,通過完善的內容規劃、創建和管理過程為觀眾提供有意義的、前后一致的、以用戶為導向的內容。
(三)浸入式講故事的方法。講解方式多樣化,不局限于人工講解。積極尋求新技術的支持。
四、區域戰略規劃
(一)推動成立“莆田市陳列展覽館聯盟”
以我館為龍頭聯合莆田木蘭溪治理展示館、莆田市規劃館、莆田市科技館、莆田市東圳水庫紀念館、莆田市烈士陵園紀念館、閩中游擊隊司令部紀念館、仙游縣博物館、民辦博物館、各類紅色閩中革命遺跡陳列館、鄉村民俗陳列館,將我市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陳列展覽優質資源聯點成片,擴大服務輻射,助力公共文化設施服務均等化和鄉村振興戰略。
(二)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提升“莆仙文化”、“我們的節日’、“館校共建”活動三大活動品牌的外延與內涵,將參加對象由未成人向成年人拓展,將活動空間由博物館、學校外延至社區、周邊區域乃至全市,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物館活動化形式,大力宣傳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全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觀。
五、產業戰略規劃
(一)打造最受歡迎的研學旅行示范基地
1.研發六大課程
①我在莆博學考古
②我在博物館修文物
③大國小匠:整合我市非遺大師豐富資源,開發傳統技藝手作研學課程,讓青少年在趣味體驗中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愛上傳統技藝。
④尋味莆陽
⑤莆博年集
⑥來莆博過節
2.編撰校本教材
3.最大限度開放空間,提供最好服務
4.助力夜間經濟業態,定期打造網紅展陳空間,讓博物館成為市民割舍不斷的網紅打卡地。
(二)先行先試打造國家級文創示范基地、示范項目、文化旅游精品演藝項目
五、營銷品牌戰略
(一)提升志愿服務質量,做大做強“春雨工程”國家級志愿服務品牌
1.打造“2.0”情景吟誦講解方式,深度講解員闡釋歷史事件、名人事跡、地域文化的人文底蘊,拓展講解空間從博物館到文保單位、古村落、古街區、旅游景區、紅色遺址。
2.做優“小小金牌講解員評選”活動品牌。組建規模相對穩定、講解時間相對固定的小小講解員隊伍。
3.組建相對穩定的涵蓋社會各界的志愿講解隊伍。
4.推動創建“文化守護人”等多元文化志愿隊伍。
5.創建“春雨工程”文化志愿服務中心,為市內各文旅設施培養、運營志愿者。
(二)積極宣傳品牌,凸顯自身文化創意
戰略要點:準確定位設計品牌,加強異業合作,推動文化產業大聯盟,拓寬博物館品牌的輻射面。
1.在文化創意方面加強經費保障,并積極尋求合作開發。
2.持續輸出優秀主題活動,加深群眾對博物館的印象。
莆田市博物館
2020年11月29日